为推动机械类专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产教深度融合,助力新时代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7月7日下午,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同上海睿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上海市协创工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在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举办2025年“产教融合·数字孪生+AI赋能——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会议由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杜继涛教授主持。参加此次论坛会议的有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相关院校机电类院系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贺瑛、机电学院领导班子及各专业负责人。
贺瑛首先代表学校对与会教指委领导、专家及教师等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为响应上海市产业发展专业布局调整和数字化教学转型情况。她指出,数字孪生与AI的融合将彻底改变传统机械工程教育模式,虚拟仿真、智能诊断等技术的应用可大幅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构建虚实结合的教学场景、开发智能化的教学资源是未来机械类专业升级的关键方向。
随后,与会领导实地参观了国家示范性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机电工程实训中心,并围绕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对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展开了深入地研讨。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胡宁主任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路径”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构建虚实结合、产教融合的新型教育体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何亚飞教授以“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对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探”为题,强调应构建"产业需求-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良性生态圈;上海睿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延奇工程师以“AI 赋能达索3D设计与制造数字孪生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为题,通过典型教学案例详细介绍了数字孪生高精度建模、实时数据交互和虚拟仿真技术,呈现智能生产线的运行及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完成设备装调、故障诊断等实训流程;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秦文津主任以“深化产教融合建设航天强国——中国航天助力职业教育发展”为题,分享了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虚拟仿真教学体系建设经验。东海学院机电学院院长杨萍围绕“基于PLM的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以12个字——“技术前瞻、精打细算、一鱼多吃”分享了经验。
此次会议的举办,不仅为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师搭建了交流与经验分享的平台,更为AI技术赋能教学,加快数字化教学转型指明了方向。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AI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展更多相关交流研讨活动,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通讯员 倪晶鑫)




